• imtoken官网最新版本更新内容 从“煤当家”到“多业兴” 山西阳城破局资源依赖
  • imtoken钱包官网app下载
imtoken最新下载地址
热点资讯
推荐资讯

imtoken官网最新版本更新内容 从“煤当家”到“多业兴” 山西阳城破局资源依赖

发布日期:2025-09-17 14:36 点击次数:55

本文转自:人民网-山西频道imtoken官网最新版本更新内容

武笑

地处太行、太岳、中条三山交汇处的山西阳城,曾因56.18亿吨煤炭探明储量、占山西省总储量十分之一以上,成为全国优质化工原料无烟煤生产基地,所产“蓝花香炭”远销18省市200多家大中型企业,煤炭工业总产值一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45%,为地方发展立下汗马功劳。

然而,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县域,单一煤炭产业依赖、工业结构畸重初级化的问题,逐渐成为发展桎梏。在这一背景下,阳城以科技为笔、政策为墨,推动传统产业升级、主导产业稳固、优势产业提质、新兴产业勃兴,绘就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。

传统煤炭产业的智能化转型,是阳城打破路径依赖的关键一步。

“井下现有一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,两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,运输、供电、排水、主通风机、瓦斯抽放等各主要系统均实现智能化。”

在阳泰集团竹林山煤业有限公司智能化调度监控指挥中心,5G智能化、调度指挥中心、安全监控三大板块同时工作,51个信息化系统保障安全生产。

阳泰集团竹林山煤业有限公司智能化调度监控指挥中心。人民网 马梦迪摄

“以前这些工作都是靠人在不停巡查,现在故障能精准定位,通过指挥中心直接进行调度。”生产矿长韩阳红的介绍,道出了科技对煤炭产业的重塑。

2021年,竹林山煤业成为山西首家实现5G智能化的地方煤矿。一期工程建成数据中心机房、指挥调度大厅与万兆工业环网,实现井上井下5G +光纤万兆环网一体化专网全覆盖,1402智能化掘进工作面更实现自主导航、自动截割等全流程智能操作。

如今,全矿井安全生产实时监测、机电设备集中控制已成常态,减人增效与安全水平双提升的同时,也推动竹林山从15万吨简易小矿成长为120万吨现代化矿井。今年上半年,阳城又新增3座智能化矿井,预计年底前可再新增4座。

传统煤炭产业的稳固升级为县域经济托底,而蚕桑、陶瓷、茱萸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提质增效,则为阳城经济注入了多元活力。

眼下,阳城县农业农村局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刚为村里下发蚕种。在次营镇赛村蚕桑产业示范园里,嫩绿的桑叶在阳光下舒展,蚕农们穿梭其中,熟练地采摘桑叶,忙着为蚕宝宝准备新鲜“口粮”。这个520户村民中60%从事养蚕的村庄,每年养蚕1千余张,是全县最大的养蚕基地。

次营镇赛村蚕桑产业示范园。人民网 马梦迪摄

作为“北方蚕乡”,阳城蚕桑规模独占鳌头——养蚕规模和蚕茧产量分别占山西90%以上、华北地区80%以上。今年上半年,全县养蚕1.45万张、产茧71.4万公斤、收入4784万元,预计全年养蚕张数3万张以上、产茧140万公斤以上。近年来,阳城更以创新打破传统蚕桑饲育模式,联合山西农业大学成功开展小蚕人工饲料育,在3个乡镇推广智能养蚕新模式,蚕茧平均单产突破50公斤。

在赛村,“党支部+公司+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不仅让1200亩桑园、140栋高标准养蚕大棚高效运转,在全县更是催生出丝绵被加工、桑葚饮品、蚕桑研学等新业态,imtoken最新下载地址形成“茧—丝—茶—果—药—饮—被—服—游”九位一体的生态循环产业链。

农业领域的蚕桑产业焕发新生,工业领域的传统优势产业陶瓷也在创新驱动下迈向高端。

作为中国北方最大陶瓷产区、“中国建筑琉璃之乡”,阳城现有23家建筑陶瓷企业、26条中高档墙地砖生产线,今年以来紧抓房地产振兴机遇,凭借产品研发与技术革新拉动近2万人就业。

在华冠陶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,机械臂精准搬运打包好的墙地砖,数字化生产线实现从原料到烧制的全流程智能控制,能耗显著降低;企业成立的科创中心更紧盯市场需求,研发的400x800mm、600x1200mm全瓷中板等产品达国际品质。围绕“二产抓陶瓷”战略,阳城打造陶瓷琉璃小镇,推动阳城陶瓷从传统制造迈向品牌化、高端化,区域影响力持续提升。

华冠陶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,机械臂正在打包装箱。人民网 马梦迪摄

茱萸产业的崛起,则是阳城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生动实践。作为全国四大茱萸产地之一和纬度最北的原产区,阳城现有超2.16万亩、65万株茱萸,年产量4500吨,年产值近亿元,带动1万余人就业。

蟒河镇作为山茱萸核心产区,种植面积达1.66万亩、50万株。该镇通过专家指导提升品质,连续两年承办“九九重阳话茱萸”活动挖掘文化价值;引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后,该镇还在编制蟒河大旅游规划,推动茱萸产业与康养旅游融合,让小产业成长为大支柱。

近年来,阳城以文化赋能、产业带动为抓手,引进培育18家茱萸深加工企业与合作社,建成茱萸博物馆、产业示范园及育苗基地,开发出茱萸酒、口服液、化妆品等20余种产品;2024年茱萸产业入选晋城市市级专业镇后,阳城更加紧制定奖补政策、组建发展协会,2025年新增茱萸5万株,推动“太行茱萸湾”3A景区提质,让茱萸成为富民增收的“黄金果”。

在传统与优势产业齐头并进之际,阳城的新兴产业也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崛起,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劲新动能。

晋城宏邦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车间。人民网 马梦迪摄

在晋城宏邦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车间,数十台固晶机高速运转,机械臂精准操控0.1毫米的LED晶粒,经十余道工序封装成显示屏核心元器件——单台机器24小时可封装140万颗灯珠。自2024年5月投产以来,工厂满负荷生产赶交期,其产品作为LED显示屏成本最高、用量最大的元器件,已成为阳城新兴产业的“代表作”。

从“一煤独大”到“多元协同”,阳城的产业转型路径清晰可见——在科技赋能与政策引导下,以“一产抓蚕桑,二产抓陶瓷,三产抓旅游”为战略指引imtoken官网最新版本更新内容,煤炭智能化打破路径依赖,蚕桑、陶瓷、茱萸提质增效夯实产业根基,半导体新兴产业开辟增长新空间,产业版图不断提质扩容。

------

QQ咨询

QQ: